古人飲食養生六原則

8 月 17, 2021 | 營養飲食, 養生療法

我國歷代的勞動人民在飲食養生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,概括為以下六原則。

注意飲食合理搭配 人體對飲食營養的要求是多方面的,單一的食物品種不能滿足機體需要。中醫認為,飲食應多品種、多變化,做到“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”,合理搭配,才能達到“謹調五味,骨正筋柔,氣血以流,腠理以密”之目的。若長期偏食,就會引起機體陰陽偏盛偏衰,誘發疾病。如味過於甘則甜滯礙胃,味過於咸則會滲透傷骨,影響腎的正常工作。

飲食規律定時定量 古人特別重視飲食有節,要求吃飯時間要有規律性,飲食的量要合理,不過飢過飽、過冷過熱、暴飲暴食。一日三餐一般的規律是“早餐吃好,午餐吃飽,晚餐吃少”。每餐的間隔時間為5~6小時,早餐宜在早晨7時左右,午餐在中午12時左右,晚餐宜在下午6時前後。飲食的量應根據人的體質、性別、脾胃功能、勞動強度、體力消耗情況而定。若飲食飢飽無度,不但會引發脘腹脹滿、消化不良、腹痛腹瀉,還會影響睡眠和工作。特別是不吃早餐,而晚餐吃得過飽,不但易誘發肥胖,引發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癌症等多種疾病,對健康危害最大。人們常說“晚飯少一口,活到九十九”。 《養生錄》提出“飲食六宜”的主張,“食宜早些,食宜緩些,食宜少些,食宜淡些,食宜暖些,食宜軟些”,這對維護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。

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古人特別重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這對於幫助胃腸道營養消化吸收十分有利。其一,進食要注意細嚼慢嚥。咀嚼越細,消化吸收越好,不可暴飲暴食,狼吞虎咽。其二,食勿分心。不可一邊吃飯,一邊說話或看書,或做其他的事,這樣會影響食慾與消化吸收,天長日久,還易誘發胃病。古人說“食不言,寢不語”,說明進食時應專心致志。其三,大渴莫大飲。古人認為“暴飲傷肺”,若一次飲水過多,不但會傷肺,水分迅速進入血液還容易增加心腎負擔。飯前大量飲水,還會沖淡胃液,影響消化。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,對口渴不敏感,易出現慢性脫水現象,故一年四季均應養成不渴也要喝水的習慣。但也不宜喝得過多,每天1500毫升左右即可。其四,大饑莫飽食,因“暴食傷胃”。飢餓過度時往往脾胃十分虛弱,這時宜吃些容易消化的流質飲食,並要緩緩進食。若此時大吃大喝,則易造成食物結滯腸胃,甚至導致猝然不救。所以古人主張“先飢而食,先渴而飲”,“食慾少而數,不欲頓而多”。其五,食宜溫暖。如《黃帝內經靈樞》說:“飲食者,熱無灼灼,寒無滄滄。”也就是說,飲食不可太冷,應做到“熱無灼唇,冷無冰齒”。胃喜溫而惡寒,所以過冷的食品宜少吃,以免損傷脾胃之陽,引發腹痛腹瀉等症。其六,飯後要注意漱口,尤其是在晚飯後、睡覺前。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早就指出:“食畢當漱口數過,令人牙齒不敗口香。”此外,飯後莫躺臥,莫做劇烈運動等,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
烹調色香味全 古人十分講究食物的烹調方法。烹調得法,不僅能使食物的色香味俱佳,有助食慾,而且能減少與防止營養素的損失,物盡其用。食品的烹調加工,既要根據食物的特點,更重要的是得適應身體狀況和所患疾病的需要。一般而言,對老年人、體弱多病者、孕婦和兒童,最適於蒸、煮、煨、燉,這種方法烹調的食品,清淡、軟爛、容易消化吸收。至於暴炒、煎炸食品,雖然香脆可口,但這類食品油膩,難以消化,且火性較大,易致脾胃生熱,助火生痰,易引發多種疾病,即使成年健康之人亦宜少吃。

注意脾胃功能 脾胃為後天之本。人體的氣血盛衰既依賴飲食攝入,又決定於脾胃功能。古人認為,若脾胃功能較弱,脘腹作脹,舌苔厚膩,就可能引發食慾不振,“虛不受補”。此時應特別節制飲食,只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品,或配合補脾健胃之藥食,促進食慾,待脾胃功能恢復後,再給予正常飲食或藥物調補。

重視飲食宜忌 食物的性能與疾病的屬性有密切關係,要發揮食物的作用,必鬚根據疾病的不同性質掌握飲食宜忌。在原則上,陽虛、寒證疾病,應禁食生冷寒涼之物;陰虛、熱證疾病等,忌食辛辣菸酒及其他熱性食品。具體而言,如浮腫患者宜少吃鹽,糖尿病患者宜忌糖、荔枝、梨與糕點等,冠心病患者忌肥肉、動物內臟與油膩食品,患瘡癤、過敏與皮膚疾病則應忌魚、蝦、蟹、公雞等發物性食品。

特別是人到老年,飲食更要“宜全忌偏、宜少忌多(少食多餐)、宜素少葷、宜軟忌硬、宜淡忌咸、宜溫忌寒、宜茶忌煙”等。